防腐须治本,死刑不管用--评许迈永、姜人杰被执行死刑

作者:胡敏律师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1/7/20 16:41:19 点击数:
分享到 65.6K
导读:昨日,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难兄难弟俩双双被执行死刑,在今天全球已出现废除死刑的浪潮,特别是反对经济犯罪判死刑已成为一种共识的背景下,许、姜二人的死有些悲凉。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

昨日,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难兄难弟俩双双被执行死刑,在今天全球已出现废除死刑的浪潮,特别是反对经济犯罪判死刑已成为一种共识的背景下,许、姜二人的死有些悲凉。

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不时有高官落马,部分媒体喜欢以欢呼的形式,高度肯定我党反腐倡廉决心之坚定;但知识界,特别是法学界却往往以更高的视野,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分析认为腐败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而主要是权力高度集中,监督缺位造成的,防腐要治本,死刑其实并不管用。

许、姜二人是杭州、苏州官场的大碗,在当地绝对能够呼风唤雨,当有权力作为本钱之后,想钱不找上门都困难。当下中国社会,政府权力深度介入市场资源的配置,貌似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背后往往是权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谓的法律程序、市场规则不过是一块遮羞布,尤其是在暴利行业的房地产市场,权力不可能不介入。开发商不进行利益勾兑,没有权力的保驾护航,别说开发楼盘,想拿到地块都不可能。

据最高人民法院发言人介绍,许、姜两罪犯同样都曾经担任主管城建工作的政府领导,两人的主要犯罪行为也均与土地审批和建设领域相关,都是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审批等行政权力违规操作,为自己攫取巨额私利,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在城市开发建设领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正如最高院发言人所言,案件具有典型性,但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这仅仅是极个别的个案,只是许、姜比较倒霉而已。

许、姜落马的起因是什么?有人提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论,笔者无法深究司法部门或者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发现二人的如丝马迹,但在目前的权力格局底下,许、姜均属于省管干部,不可能由苏杭两地的纪检部门或司法部门介入调查,唯一的可能就是由省级以上纪检监察部门介入。作为纪检监察部门每天肯定会收到大量举报,涉及人员众多,要调查哪个官员,由纪检部门领导决定。如此体制安排,势必导致选择性执法:看不顺眼、没有私交、没有靠山等均可能成为选择调查的目标对象,于是官场、坊间都流传一句笑话:不怕犯错误,只怕站错队。

当下中国,反腐更多采用上级权力查纠下级权力的方式,也只有这种方式才是最有效的,人民群众的眼光其实雪亮,都明白这么一回事,所以蒙冤的下层百姓才会舍近求远,舍家门口的公检法不去,却辛辛苦苦、千里迢迢跑到省城,甚至京城去上访,这其实与古时告御状一脉相承。最终能遇到包大人拍案而起的毕竟极少,所以维权不畅,到处是冤狱,一旦有个案被爆便成为焦点,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能解决多大比例的腐败,以及其他社会不平的问题。

国外有一句名言叫“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不受监督,不受制约,必然如脱缰的野马,这在古今中外都已经被无数的例子所反复证明了的道理。权力公开,权力受到监督这是最好的反腐方式,这才是本,离开这个本,不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解决的方式,而是从所谓的人生、理想教育等方面去做,说到底就是自欺欺人--领导干部不是小学生,道理他们不会不懂。

   所以解决腐败问题,有两条是当务之急:一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媒体对权力的监督,下来全国将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作为一个契机,是否考虑部分报业、杂志私有化,让媒体独立,私人办报在清末、北洋时期就很发达,并不是洪水猛兽,相信公众有自己的独立辨别能力。二是公开权力的运作,最近国务院各部委公开“三公”消费数据就是一种趋势,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清明的政府,清廉的权力运作就应当在阳光下运行。惟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反腐,而不是以杀头这种血淋淋的方式,而且其实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上一篇:关于尽快在汕头中心城区建立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及理赔机制的建议(我的11政协提案 下一篇:一条生命仅值10多万,死者亲属情何以堪